【背景】
微商的现状,让人不得不生出感慨:一副好牌被打坏了。
顺应移动电商大潮,一出现即迸发出强大活力的微商,其发展似乎越来越与原本的商业构想背离。上半年兴致勃勃涉足微商的传统大佬,渐渐地也不怎么表态了。
得益于微信的熟人社交属性,微商的商家与消费者存在着天然的亲密关系,基于“信任经济”,微商的起步很美好。然而“信任经济”属性也衍生出不少负面影响,“真假混卖”、“杀熟”、多级代理链条让信息变得不对称,价格愈发不透明。如今,微商的性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社交圈变成了十足的生意圈,甚至现在的微信用户谈“微商”就色变,慢慢地微商的产品消化模式从营销消费者变成了营销层层代理的下线微商,成了用户口中的“传销”。
微商现在的处境是:因为乱,平台不敢放大;因为平台不敢放大,劣币驱逐良币。如果不给有实力的微商一个更大的平台,微商最终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平台。
处于两难境地的微商,再熬一段时间,估计有实力的该离开了。
史贤龙:微商商业形态的本质与未来
中国过去近40年的开放史表明:新事物在诞生时都是奇葩。但正是这些奇葩的一部分,改变了中国商业乃至中国社会生活。有好的,如互联网、微信,也有不好的,如夜总会、小姐。微商也是这类奇葩,有人唱衰,有人乐此不疲。但不管改变是好是坏,有一个共同规律:以道德情绪评论、排斥新事物的,都是错的。这不是中国人道德出了问题,而是中国传统道德本身有问题,这些新事物或许在完成其商业角色之外,还真的担负了社会道德进化的触媒。
诟病微商的大部分内容都站不住脚,因为这些在传统商业环境下也存在:疯狂刷屏,与植入广告有差别吗?三级分销提成,比传销窝点的人身禁锢比,那是小巫见大巫。微商推销产品,比马云、周鸿祎等企业家言必称自己公司有区别吗?对普通销售卖产品反感,却把马云等也是广告推销自家产品的演讲奉为鸡汤,不是一样缺乏独立思考的症状吗?面膜党晒颜照,总比夜总会里当三陪强吧?
微商是什么?是对人,或者说对劳动力的一次历史性解放。简单说,过去的劳动必须依附于组织,也就是依附于社会既得利益阶层(公司、管制部门都是既得利益的堡垒),人的劳动力、创意、智慧乃至资源,都必须被整合即通过各种既得利益机构才能被释放,比如创意人、手艺人、农民要通过广告公司、礼品公司、大盘商才能实现劳动及其产品的价值。
微商时代这种中介机构的作用在急剧降低:人人传播、人人销售、随时营销、随时销售,这十六个字就是微商的本质。无论一个人在社会结构里处在什么地位,理论上,每个人的劳动价值、创意价值都可以在微商这个舞台得到实现。换句话说,如果微商做得好,通过微商产生的盈利,比普通打工挣得钱更多。当业余经营变成收入主要来源的时候,传统的组织除了提供一个垫底的收入保障,最大的价值只剩下组织人脉资源的利益了。从纯粹经济学角度看,传统组织的效能必然是下降的,即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用。因此,微商消亡论,违反人性的自然趋向,这种观点与植入广告消亡论一样,把愿望当成了结局。
微商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呢?从新商业物种成长的四个阶段看或许会理性些。微商正在经历四大红利阶段:
第一阶段叫创新红利。也就是当新事物诞生时,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赚钱的概率大于后知后觉者,即使对于有争议的三级分销,第一批采用者的赚钱概率也显然大于后来者。创新红利不需要太多背景、资本、资源,只需要快速参与,尽早参与。
第二阶段叫资源红利。当参与者越来越多的时候,能赚钱的不是,也不是拼专业、拼产品、拼创意,而是拼资源,这个阶段有资源(背景)优势的人会比没有资源优势的人更容易赚钱。所谓背景,即指家庭地位、社会关系、个人人脉三种,也就是富二代、官二代、人缘好等类型的人,更容易赚到钱。面膜党里的微商,白富美比屌丝、白领赚钱更容易。
第三阶段叫产品红利。也就是拼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阶段。这个阶段,只有确实新奇、或者产品不新奇,但性价比超值,或者设计有创意的产品,才能吸引眼球,引发参与。靠暴力刷屏、水军造势、权威示范、关系影响等都不好使,消费者开始理性购买,人脉购买(人情、给面子)的驱动力趋弱。简单地说,卖性价比、卖说辞(USP或者情怀),是这个阶段的制胜法门。
第四阶段叫地位红利。机会人人有,结局各不同,微商也不例外。所谓地位,指两大类型,一种是规模,做到足够大、较大体量,也就意味着根深叶茂,规模(体量)是企业(及产品)抗击风险的防火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另一种类型是专精特,也就是规模不大,但拥有不可复制、难以模仿的特点。
2015年的微商,处在资源红利尾声、产品红利兴起的阶段。刷颜值、爆乳、晒单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手法,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有负效果,这一批微商会随着资源红利期的结束而消亡,是必然趋势。
把握本质就能看到未来。怎么适应新阶段,才是微商们需要研究的话题。
——广告推介 图文无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