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咸逊:进口啤酒是中国酒业的大风口

专注酒新闻业报道 佳酿网 10月27日

10月26日电 随着啤酒的进口关税大幅减少,近期“洋啤酒”在中国的发展态势迅猛。央广网10月20日发布的一条消息称,今年1-8月份,进口啤酒总量为36万千升,同比增长65.7%;同期国产啤酒总量为3479万千升,同比下降6.12%,已连续13个月下跌。对此,海纳机构总经理、酒业评论员吕咸逊提出,“进口啤酒正在成为中国酒业的大风口。”

吕咸逊认为,进口啤酒在中国市场之所以能如此火爆,抛开自贸协议的签订和市场消费升级,归根结底还是源于进口啤酒具备超强的商业价值。

吕咸逊说,从消费者角度看,进口啤酒有消费者可以直接感知的利益——进口啤酒一般是严格以大麦、啤酒花、酵母、水为原料(德国更是有1516年出台的《德国啤酒纯净法》规范生产),黄啤酒大多使用Lager低温发酵;从消费趋势角度看,进口啤酒也迎合了当下消费升级的趋势。就像50-150元/瓶的白酒依然有消费升级的机会,5-15元/瓶的啤酒也同样有消费升级的机会;从流通渠道角度看,啤酒比白酒和红酒单价更低、销售目标群体更广泛、购买频率更高,进口啤酒目前毛利率普遍在50%-70%之间,是O2O连锁酒商、白酒酒商、餐饮流通一体化饮料经销商的增利产品。

“一方面有人愿意买(消费者价值),另一方面有人愿意卖(渠道价值),这就是进口啤酒的商业价值。”吕咸逊表示,如果说2000年是茅台年,2005年是洋河年,2010年是进口葡萄酒和牛栏山年,那么2015年则属于进口啤酒。

对于如何抓住进口啤酒这个“大风口”,吕咸逊表示:“应该尽量选择一些金融资本大、商业品牌强的供应链平台来合作。”一方面是因为进口啤酒资金周转慢、资金占用量大,需要贸易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进口啤酒有进口品类无产品品牌,需要商业品牌的背书。

本站部分图片和稿件源于网络或其他媒体,观点和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投诉信箱:1001@jianiang.cn
佳酿网商业合作,请联系:15699990085
阅读原文 阅读 0

——广告推介 图文无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