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怎么变成起泡酒的?(2)

专注酒新闻业报道 佳酿网 03月13日

转移法
 

转移法是“便宜”版的传统酿造法,同样是在瓶中进行二次发酵。只不过,转移法无需转瓶,在过滤沉淀时,将葡萄酒倒入加压罐中过滤,最后再装瓶。

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出同样品质优秀却价格低廉的起泡酒,通常会大批量进行酿制。

罐式发酵法
 

世界上被消费的大多数便宜的起泡酒多使用这个方法酿造。在该方法中,第二次发酵是在加压的密封罐内进行,装瓶前过滤沉淀。

这种方法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酒和酒泥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接触,能最大程度的展现葡萄本身的特点,对于像麝香或雷司令之类的品种,这种方法非常适宜。

阿斯蒂法

Asti法专用于意大利阿斯蒂起泡酒的酿造,不涉及基酒的生产。

整个发酵过程发生在加压罐中,酵母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直接溶入酒液产生气泡,当酒精度达到7%-7.5%时,过滤并停止发酵。这些酒马上装瓶并进行销售。

气化法

与碳酸饮料中气泡的来源一样,在基酒中直接加入二氧化碳,从而得到低端的工业型起泡酒,因此这样的方式也被称作“可乐法”,但这种方法在欧盟已经被禁止。

这是所有酿造起泡酒方法中最便宜的一种,但相应地,这种方法所生产的起泡酒起泡粗大,口感粗糙,消失速度快。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都清楚了,虽然同样是二氧化碳,但由于酿造方法的不同,差距也就由此产生了。

本站部分图片和稿件源于网络或其他媒体,观点和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投诉信箱:1001@jianiang.cn
佳酿网商业合作,请联系:15699990085
阅读原文 阅读 0

——广告推介 图文无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