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从在“靠上酒”中摸爬滚打了三个多月,发现关于“定制酒”的很多论调在实践中都是一个个“坑”,操盘手稍有不慎,便能碰得“头破血流”。请从业者谨记一点,白酒最终是要入口的,即使是金玉缠身。
接下来扒一扒定制酒的“坑”。
第一坑:定制酒具有收藏意义。
有个做定制酒的朋友,逢人便说,定制酒具有收藏意义,每逢结婚纪念日、孩子生日、公司庆典都可以拿出当年的定制酒出来喝,多有感觉。其实,定制内容是很潮流的,就像如今的“土豪金”、“任性”等词,很难出现“经典之作”,也就意味着若干年后,当年定制的产品会很土。而且还有一点,具有收藏意义的有很多,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定制酒的张力远不如限量版的衣服、首饰等。
第二坑:定制酒属于高端人群。
也有朋友强调,定制酒是小众人群,面向高端人群。酒还没面世,就拒绝了广大群众。定制酒分为定制的外包装、瓶型、贴花等,内在的口感、度数及香型等,很多人却恰恰忘了在没有定制之前,同样是白酒,价格也相差很大。品牌白酒的定制产品一定要比非品牌白酒要贵,所以不要期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酒企的定制酒定价会很高,因为你并不具备所谓的“高端基因”,即使酒质也不差。
第三坑:定制酒可以使一个酒企变多个酒企。
在有些定制酒企业小有收获之后,业内竟有人宣称定制可以使一个酒企变多个。在很多企业对外开放贴牌(OEM)以后,名酒企业的产品体系得到极大的丰富,各类全国运营商便满大街都是。后来行情不好,酒企便开始进行小批量的生产,后来美其名曰“私人订制”,但是生产量依然比较大,后来干脆生产纯光瓶酒,简简单单网上黏贴不干胶贴画,成为当下较为流行的定制。不管包装千变万化,酒企仍然是那个酒企,无非是生产的酒改头换面而已,不存在变为多个酒企。
第四坑:定制酒就是“换汤不换药”放个名字。
不知道从何时起,业内把白酒市场进行不断细分,笔者自然理解根据酒体进行消费者细分,却不理解根据白酒的名字进行划分,比如姓氏酒、生肖酒、XX(行业)酒甚至称谓酒等。定制本身是与消费者进行深入沟通的过程,结果是消费者开心掏钱买单,而真正有意义的是过程。即使是简单的放个“名字”,也是精心设计,而非用张红纸一贴,再说定制的内容有很多,要体现的内容也很多,如果单纯是“名字”,一大堆带有名字的酒瓶躺在墙角,想想也是醉了。
第五坑:定制酒是全方位定制,一瓶起订。
一说起定制,理论上是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同年份、度数、香型的酒体,甚至可以选择不同窖池、酿酒师、调酒师,包装可以选择各种瓶型、瓶身图案、包装盒等,当然也可以一瓶起订。但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如果这些定制内容全部放开,莫说一瓶酒,就是百瓶酒,也没有多少企业愿意去做,消费者很难愿意去为这些定制去买单,因为成本太高。再说,真正能提供所谓的瓶体雕刻的定制,又如何实现小规模快速量产。回过头来,消费者再说一句,酒瓶上下的功夫真是“蛮拼”的,“劳资”喝的却是没下功夫的酒。
第六坑:未来所有的酒都将定制。
随着市场的不断被细分化,加上互联网从业者的“用心”,定制开始向生活用品延伸,大到汽车、房子、空调,小到杯子、钢笔、筷子,在种氛围下,有业内人士感言,未来所有的酒都将是定制的。定制是个性化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全部。经典的往往是永恒的,当下的定制却仅仅是个潮流,更像是礼品通路和个性消费的延伸服务。那所有的酒都按照定制的道路去前进,不仅违背生产规律,而且消费者也不会去买账。大多数酒企的标杆产品会因其综合价值体现,会一直存在。
第七坑:定制酒的准入门槛很低。
随着年底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想抱着玩一票的态度进军定制酒,于是开始了组建定制酒“团伙”,买来打印机就开始准备大干一场。定制酒的核心是酒,没有酒企的支持,酒质很难保证,即使可以顺便出手,伤害的也是自己的人脉,如果美工的水平不过硬,那也会出各种各样的笑话。小规模的团队要想运作好一款定制酒,需要三个必备条件,靠谱的酒企、靠谱的圈层、靠谱的营销(含美工),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八坑:定制酒可以实现模板化。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想实现定制流程的模板化。通过消费者提交各种需要来生成模板,解决定制酒中最繁琐的与消费者沟通的过程。目前来看,从酒葫芦网、酒仙网等平台私人订制的不温不火,就能够明白,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尚难实现这一点。不过很期待以酒龙仓等新兴的定制酒平台能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或许会有变化,但沟通的实质却不变。
引用一句“座山雕”的一句话结束文章,一个字:定制酒的发展趋势同白酒一样,都将是价格回归价值,包装去繁从简。
——广告推介 图文无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