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数据亮眼 中国酒业真的很美?

专注酒新闻业报道 佳酿网 03月21日

客观地观察一个行业,不仅要看它顺境中有哪些隐患,还要看它逆境中有哪些亮点。

自3月7日贵州茅台带头首次披露2022年1~2月经营数据,随后,山西汾酒、今世缘、酒鬼酒等多家白酒企业也相继披露了1~2月经营数据,多数企业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此外,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舍得酒业等酒企也顺势披露了亮眼的2021年业绩报告,算是对于中国酒市依然向好的一种呼应。

很明显,从未披露过1~2月份月报的中国酒企,此时密集推出惹眼的月度经营成绩,无疑肩负着提振市场信心、稳定资本市场情绪的作用。

但是对于中国酒业来说,一切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美。有数据显示,即使在这几年酱酒大爆发的背景下,但是整体新注册的酒企依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每年停产停工的酒企数量也在大幅增长,这反映出中小型酒企的生产经营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伴随着整个酒类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牌的要求不断走高,加上名酒又不断实施渠道扁平化战略,逐步下沉挤压区域市场,而城市化进一步加剧了乡镇市场的萎缩,因此,中小型酒企在二三线市场的价格优势已不复存在,面临着销售基本盘与价格带的全面败退。特别是疫情开始之后,餐饮等酒类消费场景被封锁,会务宴席等用酒规模大幅减少,直接导致中小型酒企动销困难,中小型酒企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小酒企目前的困境是中国酒行业整体产能过剩、消费不振的必然结果,缺乏品牌特色与产区品质的中小型酒企不断离场,也是中国酒行业集约式发展的必然阶段。

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样,名酒企与非名酒企由于品牌、规模、渠道与产品的差异,所以最近几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其实这背后是整个中国酒行业以品牌与品质为维度开始了新的分化。

中国酒的强分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个酒类的社交性用酒属性不断走强,名酒有品牌价值,有价格认知,并且具有一定的金融增值属性,旺盛的需求又带动价格不断上涨,直接带来中国名酒消费的崛起;二是大众酒类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中国酒消费节点性价格促销功能的丧失,电商、团购等购酒渠道的不断发展,与消费群体的理性消费回归等共同造成了市场的碎片化。

当然,我们要承认,中国酒行业的分化趋势是中国酒类品牌与品质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消费者经济水平改善之后追求品质生活的体现,但是分化的趋势也意味着中国酒类竞争的核心要素,从单纯的价格逐渐过渡到基于文化的品牌与技术的品质,整个中国酒类的竞争内容已经天翻地覆。

从2016年开始,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整个中国酒业的产品价格不断上涨。

可以说,从头部名酒到区域名酒,无论是高端消费,抑或是大众消费,中国酒类价格都在大幅提升。最为典型的就是酒企主动或者被动的提价策略,这种行业性的价格变动是整个中国酒类消费结构升级的表现,本来属于正常的市场经济范畴,但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家政策层面的介入,整个中国酒类价格升级进程被人为打断,这就导致那些原先试图通过不断拉高产品价格预期来刺激渠道囤货的市场策略逐渐失效,进而带来市场渠道周转率下降,叠加经济疫情等影响,导致整个中国酒类的市场动销率下降,消化库存成为行业性课题,这也意味着中国酒的高增长周期随之结束,开始进入“理性增长”时代。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但是看见头部酒企之外的中国酒市,也许才是更加务实理性的态度。(作者系知趣咨询总经理)(原标题:1-2月数据亮眼,中国酒业真的很美?)

本站部分图片和稿件源于网络或其他媒体,观点和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投诉信箱:1001@jianiang.cn
佳酿网商业合作,请联系:15699990085
阅读原文 阅读 0

——广告推介 图文无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