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445家,完成酿酒总产量871.20万千升,同比增长3.14%;完成销售收入5363.83亿元,同比增长12.88%;实现利润总额1250.50亿元,同比增长29.98%。
对于以上的成绩,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在5月24日“中国酒业商业领袖50人论坛”第三届峰会上称,除了看到“增速快”、“业绩好”以外,也要高度重视另外两个特点,一是酒类产业集中度达到空前水平,二是市场结构升级明显。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王新国观察到,过去一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总营收达到2086亿元,占白酒营收总额近40%,同比增长近30%,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这19家白酒上市公司,就完成了白酒全年利润的半壁江山。” 王新国说。
此外,王新国指出,一线名酒企业或区域龙头企业,在中高端产品上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高端产品比重大幅提升,这也使得酒类市场价格线进一步提高,主流高端白酒的市场价格已逐渐达到千元水平,次高端白酒、中档白酒的价格线也相应地水涨船高。
以上两个特点,对酒类产业意味着什么?
王新国说:“产业集中度变高,意味着领袖酒企将要面对更加广泛的市场区域和消费人群,更多的一线品牌进入全国化阶段,省级龙头企业将开始对全省市场和周边市场进行布局。市场结构性升级,意味着我们要尽快建立更完善、更先进的价值配套体系。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品牌,从金融到保险,从住宅到汽车,往往都是在本身高端价值的基础上,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立体、更多元的价值空间。”
对于资本看好酒类板块,王新国说,“资本所看好的,其实也是我们今天所关注的酒类商业趋势,这个趋势在于酒类商业格局的巨变,以及由此带来的酒类商业企业的突破转型。”
但是,酒业达到万亿规模后,问题也随之暴露。王新国指出,“过长的层级结构意味着费用过高,加重了行业成本,小、散、乱的商业生态环境。如果把经销商比作连接厂家与消费者的桥梁,那在酒企不断提升产品力、品牌力,消费者需求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这座桥梁的承载力、输送力都落后了,成为产业发展的局限与瓶颈。”
因此,“酒类商业格局必然发生改变,我们必须修建全国化的高速公路,修建港珠澳大桥那样的世界顶级桥梁”,王新国说,“未来的酒业领袖大商,必须建立新的架构模式,包括近年来被关注比较多的O2O,包括已经在探索的酒类连锁,也包括像4S店等其他行业所采用的形式。”
会上,王新国引用了马云的观点,认为“未来的制造业都是服务业,未来的服务业也必须是新型制造业,二者将会高度融合”。
“对于酒行业来说,集中度越来越高,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今后的主流市场竞争,将更多体现为一线酒企、领袖酒企之间的强强对话,” 王新国说,“当产品性能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我们靠什么打动消费者,靠什么建立新的战略竞争优势?”
答案是“服务业”。
王新国说:“我们看奔驰、宝马、奥迪这些顶级的汽车品牌,他们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当市场最终成为强者对话的舞台,服务将决定竞争成败。”
——广告推介 图文无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条)